歷史沿革

成立宗旨

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推估資料,114年底前,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超過20%,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Super-aged Society)。面對國內首度人口結構進入超高齡社會的現象發展,政府部門與民間社會皆需積極因應以對。為了完整因應臺灣社會超高齡之挑戰,本校業已於105年成立高齡研究基地,整合校內外多元專業資源,積極投入中高齡及高齡跨域應用研究,並於107年成立高齡跨域創新研究中心(Center for Innovative Research on Aging Society, CIRAS)。於114年奠基於高齡跨域的研究及實務基礎,改名為「高齡社會勞動與福祉研究中心」(Institute for Aging, Work and Well-being, IAWW),旨在於建構臺灣高齡勞動及整體社會福祉之多元創新模式,定位調整從「尊嚴勞動參與及保障」、「高齡社會福祉/認知與心理健康促進」、「社會與勞動人權」及「多元世代生產力」四大層面著手,藉由學術研究與社會實踐,促進台灣高齡者的勞動與社會福祉,近期聚焦「以尊嚴為本之高齡勞動及社會福祉發展與對策」,將朝向翻轉傳統中高齡及高齡依賴觀念,建立「尊嚴勞動為本,提升社會福祉與全齡人力資產」之高齡社會轉化之努力作為推動之主軸,成為我國高齡友善勞動與社會世代福祉共融永續發展的重要研究及實踐之推手。

大事紀